戒指戴久怕撞壞?💥 硬度不是唯一標準!先認識「寶石三大耐用性指標」
- Ryan Yu
- 9月23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擔心?花了好幾個月的薪水,買下一顆心愛的寶石戒指,戴在手上卻總是小心翼翼,深怕一不小心磕碰到,就在寶石上留下一道心碎的傷痕。
你的擔心,完全是合理的!
很多人在購買寶石時,會被告知「莫氏硬度」,並認為硬度高就等於耐用。這其實是一個常見的誤區。硬度,只代表寶石抵抗「刮傷」的能力,但一顆寶石是否耐用,還需要考慮另外兩個更重要的指標:韌性 和 穩定性。
你必須先了解這三大指標,才能真正明白為什麼有些寶石需要特別的保護。

指標一:硬度 (Hardness) - 抗刮傷能力
這是我們最熟悉的莫氏硬度,代表一種礦物能否被另一種刮傷。鑽石硬度為10,無所不刮;剛玉(紅藍寶)為9,石英(空氣中灰塵的主要成分)為7。這意味著硬度低於7的寶石,如坦桑石(6.5)、歐泊(6)、珍珠(3),連空氣中的灰塵都可能將其刮傷。
指標二:韌性 (Toughness) - 抗破裂能力
韌性,是指寶石在遭受撞擊或壓力時,抵抗破裂、碎裂的能力。這比硬度更能決定一顆寶石是否「耐撞」。
高韌性:軟玉 (Nephrite Jade) 和翡翠 (Jadeite) 是韌性最高的寶石,這就是為什麼它們可以被精雕細琢成薄片或複雜造型而不斷裂。
中等韌性:鑽石和剛玉的韌性相當不錯,但並非無敵。
低韌性:祖母綠、坦桑石、拓帕石 (Topaz) 等,它們內部常有天然裂隙或解理面,即使硬度不低,但韌性較差,受到猛烈撞擊時可能會碎裂。
指標三:穩定性 (Stability) - 抗環境變化能力
穩定性,是指寶石抵抗化學侵蝕、溫度劇變或光照的能力。
高穩定性:鑽石、紅藍寶石非常穩定。
低穩定性:
歐泊 (蛋白石):含有高達20%的水分,如果環境過於乾燥或溫度劇變,可能導致其失水、龜裂。

珍珠:屬於有機寶石,會與酸性物質(如汗水、化妝品)發生反應,導致光澤受損。
紫鋰輝石 (Kunzite):長時間暴露在強光下會褪色。
為什麼戒指最需要保護?
綜合以上三點,我們就能明白,一顆完美的戒指寶石,需要同時具備高硬度、高韌性和高穩定性。但在所有珠寶中,戒指 💍 恰恰是每天面臨最多刮擦、撞擊和化學品接觸的「第一線戰場」。
這就是為什麼,一個聰明的「防護型鑲嵌」設計如此重要。它能針對寶石的「弱點」(例如韌性差、硬度低),用金屬結構來彌補,讓你佩戴時更加安心。
💬 了解了這三大指標後,你是否對自己手上的寶石有了全新的認識?留言分享你的發現吧!
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