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日寵兒「打金佬」?認識時代孤兒「香港師傅」(下)
- Ryan Yu
- 2023年10月23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想學好金工,直至能夠獨當一面,到中環上班,至少要5年時間⋯⋯學徒拿錘子手一定要穩,單是這個要求,很多人就要訓練5年了。
沒薪水的學徒 往上流動
對於新一代香港人來說,中環、尖沙咀,理應是高樓林立,到處商業大樓的地方,但在他那一個年代,這兩個地方卻是一個金工業武林!學好金工,才能生存!師傅回憶說,想學好金工,直至能夠獨當一面,到中環上班,至少要5年時間。重點是開始時沒有薪水!
「錢?當學徒哪有錢?做也不給你做,你只可以在後面觀察師傅的手工,他們是不會教你的。」他接著解釋說,當時學徒拿錘子手一定要穩,單是這個要求,很多人就要訓練5年了。當然你夠聰明乖巧,師傅們還是會關照你的,他微笑著說。
阮師傅可以說是當時精乖靈光的小學徒,而人望高處,因此他很快就成為師傅並跳槽到中環的大工廠中上班。他又提到當時的金工業人才輩出,競爭比哪裡都要激烈。
「留在同一間工廠只會讓人覺得沒出息,你要出去找大的廠,才能學到更精進的技術。」阮師傅為了自己生活過得更好,不斷挑戰自己,到處學藝,因此他在短短幾年的光陰中,就從尖沙咀升格到中環上班,而他的技術也在那個時候得到了極大的進步,生活品質也同時得到改善。
可惜好景不常, 八、九十年代,隨著輕工業外遷的潮流,香港慢慢轉變為金融中心,阮師傅也在那時誤打誤闖,聽從友人的推薦,帶著技術到了台灣,開展新的金工事業。據師傅所說,當時台灣的金工工藝還是比較不發達,因此在台灣的「香港師傅」變得更有優勢,賺錢也相對輕鬆。
然而香港師傅在台灣的美好時光也沒持續多久,約在2000年時原本集聚於西門町一帶的金工工廠因成本上漲,被迫轉移到東區以工作室形式運作,以往金工業興旺的西門町也漸漸看不到香港師傅的身影,甚至有一些香港師傅要回香港鄉郊從事勞力工作,謀求生存,從此「香港師傅」在台灣也幾近絕跡,並由時代的竉兒變為時代的孤兒!
現在年過半百的阮師傅,有時候還會在東區的一座分租的老舊公寓中繼續他自豪的「打金佬」生活。每次去找他的時候,他總是沉默寡言,說話言簡意賅,眼球時刻都注視著金工桌上,十分專注,而這就是「香港師傅」!
延伸閱讀: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