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刀一世界 切磨揭開寶石光彩的祕密
- Ryan Yu
- 8月18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在珠寶的世界裡,一顆閃閃發亮的寶石,並不是天生就如此迷人,而是經過「切磨」(Faceting)這項結合藝術與工程的工法,才誕生出它的光彩。
切磨的基本原理看似複雜,實則每一面刻痕都有其精密邏輯。無論是紫水晶、祖母綠還是碧璽,只要是透明寶石,都能經由相同的切磨程序變身一顆顆璀璨的寶石!

🔸寶石美不美?三大關鍵要知道
寶石會閃,不是因為打蠟擦亮,而是因為從原礦開始,一面一面磨出來的角度與比例對了,光線才會從裡面反射出來。
一顆切磨得當的寶石,仰賴三個關鍵設定:
•角度(Angle):決定光線折射方向
•旋轉角度(Index):安排每一道刻面的角度位置
•深度(Height):決定切磨的厚薄、比例是否正確
每個刻面,都是根據這些指令精準設計出來的。

🔸 工具背後的細節
從調整轉速、使用潤滑水滴,到更換不同粗細的切磨盤,每一步都影響著寶石的完成度與品質。過程中,還會使用微調工具,幫助修正角度與平整度,讓每一道刻痕達到完美對稱。
這些技術,不僅讓寶石看起來美,也大幅影響了它的市場價值與收藏潛力。
切磨講究每切一刀,都要反覆檢視進度與角度,這是節省材料、避免錯切的最佳策略。
🔸 寶石怎麼磨?從「底部」下手就對了!
寶石切磨的第一步,就是從「亭部」下手,先用蠟或黏膠把寶石固定在一根細細的「dop棒」上,再裝到切磨機上,進階的切磨機還能自由調整角度,更適合熟手細修細磨。
第一步就是磨出八個主刻面,這將決定整個底部的結構與光線的走向,通常我們會設定大約42度的角度,用比較粗的磨盤來下手,再搭配中速轉動與冷卻水,一點一點把角度磨出來。
磨的位置則按照索引值排出八個位置(96、12、24、36、48、60、72、84),就像時鐘的方向那樣轉一圈。
🔸 聽聲音 就知道磨得對不對!
有經驗的切磨師會用聽的來判斷磨得準不準。一開始粗磨時會有嘎嘎聲,等到表面越來越平順,就會變成沙沙聲或點點聲,這時候就是該停手觀察的時機。
最怕就是一邊磨太多、一邊太少,這樣光線折射就會跑掉。正確的磨法,是讓每一面的刻線在中心點會合,這就是寶石「對稱性」的關鍵。
新手常常太急、磨太深再回修,很浪費時間,一開始輕輕磨一點點,多檢查才是關鍵!
🔸 八面亭部磨好 寶石就有底氣啦!
只要第一面磨得好,後面按
照索引轉一圈下去,整體就能保持對稱。哪一面不夠,可以回頭再輕磨修正。這就是「基礎打得好,光才跑得漂亮」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