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天一篇寶石知識】培育鑽是真鑽嗎?3大迷思一次解答
- Ryan Yu
- 6月27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最近各大珠寶品牌的培育鑽廣告滿天飛,很多粉絲就來詢問,培育鑽是真鑽嗎?值不值得入手嗎?這篇就來一次講清楚、說明白!

培育鑽到底是不是真的鑽石?
先說結論:是真的。
在化學結構、物理特性、光學表現上,培育鑽和天然鑽石完全相同。它們都有閃耀的火光、摩氏硬度10的高硬度、耐久度也一樣,唯一的差別是:一個來自地底深處,一個誕生在科技實驗室裡。
不過,光用肉眼一般人根本分不出誰是誰!

我們可以用放大鏡看鑽石的腰圍(也就是最寬的地方),找找是否有微小的雷射刻字。很多培育鑽會在此刻上「Lab-Grown」或報告編號。透過這個編號上網查詢,就能知道這顆鑽石的來源與詳細數據。
如果沒有刻字,即使用鑽石測試筆或交給一般珠寶商來看,也看不出個所以然,只有專業珠寶鑑定所,才能百分百判定這顆鑽的真身。
所以,若你看到一顆又大又亮、價錢又甜的鑽石,別急著懷疑它是「假貨」,它可能是真正的鑽石,只是出身不同而已。
實驗室鑽怎麼做出來?會不會是假鑽?
目前主要有兩種方式製造實驗室鑽石:
HPHT(高壓高溫法):模擬地底下高溫高壓的環境,讓碳原子聚集成鑽石晶體。過程成本高、耗能大。
CVD(蒸氣化學沉積法):將氣體活化後,在種晶上慢慢生長出鑽石結晶,技術成熟、成本較低,也更常見。
你可能會問:這樣的鑽石,是不是真的?還是「假貨」?
我要認真說一句,培育鑽100%是真鑽。

歷史上所謂的「假鑽」,通常是玻璃或鋯石(CZ)、托帕石這類外觀類似但質地軟、容易碎的材料。
培育鑽和天然鑽的結構一樣堅硬,也一樣閃耀,根本不是同一等級的東西。
如果你只是想找個替代品,也可以考慮天然莫桑石,雖然它不是鑽石,但也閃到不行。
總之,培育鑽不是仿冒品,而是科技給你的另一種選擇,而且沒有道德爭議,不會牽涉到童工、不會破壞環境、也不會踩到「血鑽石」地雷。
這也是越來越多人願意選擇培育鑽的原因之一。


實驗室鑽「便宜」所以沒價值?這是真的嗎?
關於價值,我們得分兩面來看:
價格真的比較便宜平均只要天然鑽的 60~70%,但外觀、硬度、閃度完全一樣(甚至有機會入手夢幻彩鑽!!!!)。對於想控制預算、把錢拿去度蜜月或升級設計的人來說,這是個務實又聰明的選擇。
保值性較低培育鑽的確比較不保值,但坦白說...天然鑽也不是什麼好投資^^"就算是天然鑽,也跟汽車一樣,一入手就大幅貶值(除非你買的是千萬等級、有故事的傳奇名鑽)。

所以我們回到最核心的問題:你買鑽石,是為了投資?還是為了美麗?
國外最新調查發現,目前21~40歲的年輕族群中,有超過2/3願意考慮培育鑽當作訂婚戒。
所以,與其問「值不值得」,不如問自己一句:
你會想要一顆天然小鑽?還是選一顆漂亮又無負擔的培育鑽,把預算拿去升級設計或多玩幾天蜜月?
留言